是我心言关山横槊

本只打算看文,最后却忍不住自己动笔的文笔废

(靖苏殊琰)广陵散(五/终章)

简介:一首琴曲,是林殊和梅长苏的一生,也是靖王和梅长苏、林殊和萧景琰的故事。


 


声明:清水, 无差,偏暧昧友情向。标靖苏殊琰是lo主个人直觉,但其实lo主一向没有逆不逆的感觉,所以靖苏靖殊琰殊都可以。主靖苏,副殊琰。原著结局向。中短篇 。


 


*人物属于琅琊榜,脑洞和错漏属于我…… 本人文笔废,请见谅。


 


金陵 元祐二十六年


 


皇宫内文思殿,是当今大梁天子的藏书阁所在,多有古籍孤本。


 


殿外的太监看见来人,不慌不忙地行礼:“陛下”。


 


萧景琰点了点头,太监又道:“陛下,三皇子殿下在殿内,是否通传?” 


 


“不必了。” 


 


当今的三皇子殿下萧正逸他太子大哥正昭是柳皇后所出,年方十五,尚未封王开府。与他在边境军中历练数载甚有威名的长兄不同,萧正逸不擅弓马之术,也对朝堂之事无甚兴趣。但他文才出众,尤精琴道书法。虽年纪尚幼境界未到,但时与鸿儒名士交往,也颇得才名。


 


萧景琰知他爱书喜琴,便允了他可随时来文思殿,此中古琴谱也可随意研习。说起来这位大梁天子开始收藏珍贵琴谱,也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此刻萧正逸端坐案前,一手握谱一手拨弦,专心致志,也没注意到他父皇正在跟前。


 


弹拨几番也没进展,苦思良久而不得,想着还是明日再去请教先生了,放下琴谱抬头,才看见站在案前不远处的萧景琰。


 


赶忙起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也没说什么有失远迎啊请罪之类的话。倒不是萧正逸无礼或者恃宠而骄,而是他的父皇最不喜这些亲人间生疏生分的话,是以后宫之中,礼不可废,却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萧正逸是个心思细腻也活泼的人,小时候很害怕自己威严极重的父皇,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君前应对。长大了以后却明白了父亲严肃寡言下对亲人的爱。所以现在他敬畏父亲,却很自如。


 


萧景琰挥手他起来,道:“倒有一阵子没听你奏琴了。最近在练什么?” 


 


“父皇,近来儿臣在练《广陵散》。只是先生听了以后说我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儿臣苦思不得,便来阁里查看琴谱和其他古籍,望有所裨益。”


 


萧正逸回了话,见到自己一向严肃的父皇脸上有一丝他不能确定的情绪。不是悲戚,也不是哀愁。似乎是在缅怀一个绝世风华的名士,追忆一位与其情谊超越生死的故友。


 


“正逸,奏一次《广陵散》给朕听吧。” 


 


萧正逸有点意外。


 


“是。” 缓缓跪坐调弦。


 


悠悠琴声,由平和中正到激昂震撼。萧正逸确实是琴中好手,行云流水,又如珠玉落盘。情绪饱满,牵动人心。


 


可终究是少了点意味。


 


少了些跃马扬鞭横槊山河的豪气。


 


少了些亲人战友尽皆凋零的悲愤。


 


少了些地狱归来涅槃重生的决绝。


 


少了些十载筹谋终得雪冤的无憾。


 


良久。


 


萧景琰道:“你可知此曲由来?”


 


萧正逸答道:“原是《聂政刺韩王曲》。” 


 


萧景琰道:“正是。“琴为心声”,你没有聂政身负父仇的遭遇,自不能体会他的决绝与快意。这些……终究是不能强求的。” 


 


萧正逸并不太听得明白。


 


虽然他听出了萧景琰语气中的追思。


 


萧景琰想起了那位故人的身影。


 


此曲终究是已成绝响。


 


也理当如此,不会再有人在为国征战后遭受身后无情屠刀,不会再有人需要苟延残喘抛弃所有复仇雪冤。


 


因为这是萧景琰二十年心血所铸造的四海升平,是后世史书罕有的几近毫无争议的盛世。


 


这样不一样的大梁天下,


 


“你看到了吗?” 


 


-- 完 – 



评论(11)
热度(44)
©是我心言关山横槊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