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心言关山横槊

本只打算看文,最后却忍不住自己动笔的文笔废

(靖苏靖)钢琴弦、提琴弓与指挥棒 (二十二)

*交响乐团AU。小提琴家景琰和指挥长苏的爱情故事。无差。可订阅tag金陵交响乐团。

 

人真的专心致志于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难以察觉时间走得如此之快。

 

因为萧景琰和梅长苏忙得昏天倒地,这次演奏会的后勤部分全扔给了蔺晨帮忙打理。本来一个指挥一个团长兼小提琴首席自然有独立的后台化妆休息间,可蔺晨偏偏把他俩塞在同一个。

 

当然,两位当事人对这事是毫无异议的。

 

距离演出开始还有十分钟。

 

萧景琰站在全身镜子前左顾右盼,倒不是他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容貌身材,只是这是他专业精神的一部分 —— 烫得笔直的燕尾服和整洁的仪表,是一个专业音乐家最基本的素养。

 

梅长苏也只是微微笑着看着他。

 

萧景琰对着镜子,拿着黑领结比划了一下,唤道:“长苏,你过来帮我一下。”

 

梅长苏走了过去,接过黑领结,然后手绕着萧景琰的颈项,动作本来很流畅,却在摸过领结时突然停了下来。

 

两人今日的燕尾服都是全新度身订造的,也是蔺晨逼着他们抽出时间去做,说是两人穿得好看些他的《琅琊乐评》才好卖。

 

然而梅长苏手指抚过黑领结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丝绸的质地虽然极佳,但却已有一定岁月的洗礼。

 

翻过领结带的尽头一看,赫然缝着两个小字:“Y” 和 ”S”。 

 

那年林殊送给萧景琰的第一个情人节礼物,有点孩子气地特意在领带结的地方缝下了两人的名字缩写。

 

梅长苏把领带结扣好,然后低下头在萧景琰的颈后落下一吻。

 

“痒!” 萧景琰转身笑看着他。

 

梅长苏从裤袋里掏出白色的袋巾递给萧景琰。

 

看着萧景琰眼光闪烁,然后低头用修长的手指折叠着袋巾,梅长苏突然很庆幸那年结束拉二的表演后,他便把袋巾 —— 萧景琰送他的第一份情人节礼物,收好了。

 

当日那身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尽被染成了无法洗刷掉的血色,但这袋巾还是一如十多年的纯白无暇。

 

萧景琰叠好袋巾,把它放进梅长苏的胸口袋,轻轻拍了拍梅长苏的心口,道:“差不多是时候了。” 

 

“嗯。” 

 

交响乐团的团员鱼贯而入,萧景琰站了起来拉了几个音,然后各部开始和应。* 调音完成后萧景琰重新坐好。

 

开门声响起,提着指挥棒的梅长苏逆光而来。

 

萧景琰和其他团员站了起来。*

 

金陵歌剧院演奏厅。

 

十三年前林殊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演奏。

 

今日梅长苏在金陵的第一场演出。

 

十三年前林殊和萧景琰没有想过他们有朝一日会以这样的身份一同演奏。

 

然而此刻梅长苏和萧景琰又无比庆幸能有这一个机会。尽管世事无常,尽管身份变迁,可他们还是他们,仍抱着当年的那份赤子之心。

 

梅长苏走上指挥台,微微扬手让团员就座。他和小提琴首席的距离不过半米,梅长苏低头,萧景琰仰首,交换了一个带着信任还有爱的眼神。

 

梅长苏的指挥棒扬在空中 ——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

 

贝多芬九大交响曲中最众说纷纭的一首。

 

有人说是一场不华丽的婚礼,有人说是土耳其嫔妃的爱情梦,有人说是草地牧场,有人说是骑士的赞歌。

 

梅长苏和萧景琰最喜欢的评价是贝七的别名:Bacchaus,古希腊神话里的酒神。

 

这首交响曲结构完整,曲调明快,变化多端绵密,有如酒神的狂欢。

 

由第一乐章的优美,到第二乐章的忧郁,转化为第三乐章的纷乱与破碎,到最后第四乐章狂乱而喧闹的欢欣,如同酒神。

 

批评者指贝多芬写第四乐章时是在昏醉之中,而整首乐曲就像疯了一样。

 

然而梅长苏和萧景琰并不这样看。也许年少轻狂时他们还会不解这种喧闹纷乱的音乐。然而经历生死、遭逢大变,到此刻走过荆棘丛生的路回看,才能体会到隐藏在这乐曲最深最深处描摹的生命的欢乐 —— 因为生命本就该是这样纷乱复杂,没有那么一成不变没有那么工整有序;而生命中最真挚最巨大的快乐岂能不疯狂?

 

在狂烈的喜悦之中结束了上半场的演奏。掌声雷动之中,更夹杂着观众兴奋错愕的耳语。

 

一年前的金陵交响与宫羽的演奏可谓一场灾难,之后谢玉倒台带来的人事调动,让不少人以为金陵交响几近分崩离析。

 

没想到今夜的金陵交响不但没了一年前各部毫不协调的大毛病,而且还极出色地完成了第七交响曲:乐而不淫,狂而不癫,每一个音符中都透着勃勃生机。年老一辈听众更是想起了十多年前金陵交响的荣光。

 

另一样令观众意外的是这次首次在大梁指挥乐团的梅长苏。在梁国听众的印象中,梅长苏擅长的都是近现代作曲家不讲求旋律与协调的乐曲。这是因为梅长苏年少时为名利剑走偏锋,获国际指挥大奖的曲目都是选当代流派的。只是梁人忽略了梅长苏得奖后在欧洲和各顶尖乐团合作的那两年,其实什么类型的乐曲都指挥过。而他们不知道的,更是梅长苏从小最擅长的,其实是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作品 —— 尽管当时他的身份是钢琴家。钢琴家与指挥,虽然技巧不同身份相异,但最终对音乐与生命的感悟是相通的。在这种偏见之下,观众对梅长苏的表演更感惊喜。

 

中场休息的十五分钟,梅长苏和萧景琰没有说什么。要说的早已说了,想说的…… 不必多言,对方自然知晓。两人只是默默坐在一角,左手交握。梅长苏执指挥棒的右手,萧景琰拉小提琴弓的右手。

 

乐团再度进场,这次负责调音的是暂代小提琴首席的卓鼎风。

 

在后台的两人头靠在一起,双额轻触。

 

不带丝毫情欲,是对挚友爱人的支持,是对彼此共同理想的信念。

 

然后萧景琰提着梅长苏在去秋他生日时送他的古董小提琴,走上了舞台。

 

十多年来,萧景琰虽然也有在小型场地作独奏演出,却从来未以小提琴独奏的身份在金陵歌剧院演出。

 

萧景琰很清楚,台下迎接他的掌声之中,有诧异有质疑,有期待有信任。

 

然而他没有半点惊慌或者紧张,因为跟在他身后出场的,正是他所有的支撑与力量 —— 梅长苏。

 

依着礼仪萧景琰与小提琴首席卓鼎风握手,然后直站在梅长苏的左前方。

 

两人相视而笑,梅长苏再次举起指挥棒。半小节的分解和弦之后,萧景琰便拉起旋律。

 

一反传统地极早开始小提琴独奏,正是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而萧景琰拉出的第一个音符,便瞬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注意。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提琴手。

 

一个在金陵交响寂寂无名当了十年第二小提琴首席的乐手。

 

一个在一年前谢玉倒台后突然上位的小提琴手。

 

却原来,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小提琴家。

 

梁国很久没有见过的、真正视音乐为理想,手中弓弦拉动生命盛放的小提琴家。

 

此曲门德尔松是为自己儿时好友、小提琴家费迪南.大卫所作。

 

1835年,门氏指定大卫为他指挥的乐队之小提琴首席,到1837年门氏向大卫提到在脑海中响起了e小调的旋律,希望在下一个冬天为大卫谱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然而门氏最后花费了六年的时间才完成此曲,中间经历了对自己作品的怀疑、远赴柏林的时光。然而门氏一直与大卫保存联络,并请教他技术和创作的建议。这首乐曲也是最早期有小提琴演奏者参与创作的作品。直到首演时,门氏仍在向大卫寻求意见。

 

可惜的是,1845年此乐曲首演时门氏抱恙未能亲自指挥。幸运的是,同年门氏首次亲自担任此曲指挥时,小提琴独奏依然是大卫。

 

门氏当年脑海中想献给挚友大卫的e小调旋律,就是萧景琰拉出的第一句。

 

萧景琰的小提琴独奏,是毫无矫揉造作的华彩流溢。

 

而这种华彩又与交响乐团的演奏相得益彰。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作为独奏者与乐团之间的桥梁的指挥。

 

而梅长苏与萧景琰,正是难能可贵的相互知心。萧景琰可以全心信赖梅长苏和他带领的乐团,而梅长苏亦是全盘信任萧景琰的独奏。

 

和门氏与大卫的故事一样。

 

梅长苏与萧景琰都把这首乐曲献给对方,也献给彼此共同的理想。

 

同样地也经历了门氏和大卫不得已的分离。梅萧两人的不幸,在于这十一年间失去对方任何消息;梅萧两人的幸运,在于这一次是两人首次演出此作品,没有门氏当年抱恙的遗憾。既是机缘巧合,也对两人别具意义。

 

门氏在此曲首演后三年便病逝,而此乐曲成为他最后一部大型作品。而梅长苏和萧景琰深深感谢上苍,因为他们知道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他们仍会相知相得,相爱相守。

 

这种感情化在音乐之中,是让人潸然泪下的华彩,如此华美而动人。

 

在木管乐器的伴奏下,小提琴独奏拉出长段颤音,结束了乐曲。

 

很多很多年以后,以这次演奏会为主题、封面上有着萧景琰和梅长苏的《琅琊乐评》,被纳入梁国国立博物馆的典藏。因为无论是大众认知还是专业评价,都认为这一夜、这场演奏,是梁国古典音乐盛世的序章。

 

然而对于两位封面人物而言,后来的评价、如雷的掌声、起立致意的观众,都不及两人携手并肩从后台走出来再次鞠躬答谢观众的那一刻那么难以忘怀。

 

— 待续 —

*下一章是最终章了!(当然还有番外啦~)

 

*这章拖得比较久,除了因为周末灵感爆发在写另一坑外(那坑是原著林氏父子亲情向QAQ),还是因为每次要详细地写乐曲我都要纠结好一阵子,很难写啊( ´ ▽ ` )ノ 然而真的找好资料、下定决心写的时候,下笔也很快乐!【所以其实这文最难的真的是写音乐的部分(≧∇≦)】也没有想到这章竟然是正文里最长的一章惹!

 

— 背景解释 —

* 小提琴首席的责任之一,就是在演奏开始前为乐队调音。本来我傻傻地写了大家跟着景琰站起来,然后经一位大神!!!@Freesia and Honeysuckle (假装能@)提醒才想到我错了惹!上文改了啦!谢谢提醒!

 

— 音乐分享 —

好久没有写过音乐分享啦^_^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里附上的链接是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经典之作。链接戳:这里 乐曲描写参考:这里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里是有“小提琴之王”之称的海菲滋的版本,没有找到全首乐曲的,这里是第一乐章,网上还有他的版本的其他乐章录音。链接戳:这里 ,乐曲描写参考:这里

评论(20)
热度(92)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是我心言关山横槊
Powered by LOFTER